【吴晞领学0712】豆制品与乳腺癌有关?别逗了!

7/12/2016

华山医院内分泌科吴晞

全科之窗|ABC平台

108

7/12/2016 11:27:00 AM

中华民族是自古以来个以植物性膳食为主的民族,其中蛋白质的来源大多依赖于植物蛋白之王——大豆。不知从何时起,患者之间口口相传,并且有的医生也故作关心状告诉患者:“千万少吃豆制品,因为豆制品含有植物雌激素,会导致乳腺癌!”甚至还有些所谓的“科学家”还煞有介事地说,因为现在的大豆都是转基因的,所以雌激素含量特别高……

好家伙!这到底是供人食用的豆制品还是原子弹啊?!

一、什么是植物雌激素?

植物雌激素是一类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甾体类化合物,因为生物活性类似于雌激素而得名,大豆中的大豆异黄酮就属于其中之一,植物雌激素在很多植物中都有存在,比如扁豆、大豆、葛根、亚麻等。

一提到雌激素,许多人就心怀顾虑,因为过高水平的雌激素有引起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子宫出血的危险。但植物雌激素和人体的雌激素是不一样的。研究发现,植物雌激素对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起到的是双向调节作用。植物激素具有与雌激素相似的分子结构,可以和雌激素受体结合,产生与雌激素类似的作用,但是这个作用比人体内的雌激素要小得多。当人体内雌激素不足的时候,它的结合可以起到补充雌激素的作用;而当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时,它的结合又因为阻止了雌激素的结合,而起到抑制的作用,相当于降低了雌激素的水平。因此,植物激素又被称为女性雌激素水平的调节器。

二、大豆异黄酮与乳腺癌无关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亚洲人因摄入大量的大豆及大豆制品,因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低于西方人。上海乳腺癌现状调查研究了上海市5042名20-75岁女性乳腺癌患者,发现吃豆制品可显著降低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对生活在新加坡的中国女性进行的膳食与乳腺癌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也表明,大豆对乳腺癌的发生有显著预防作用。2008年,发表在《英国癌症杂志》的一篇文章也表明大豆里的大豆异黄酮不但不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反而会降低乳腺癌的患病率,尤其在大豆类食品消费量较高的亚洲人群中。

此外,发表在世界权威医学杂志《癌症》的文章《国际乳房健康和癌症指南》列举了世界各国一些预防乳腺癌的方法,其中预防乳腺癌的饮食方法之一就是要适量吃大豆及其制品。

可见,食用豆浆、豆腐等豆制品不但不会因此患上乳腺癌,反而可以降低乳腺癌发生风险,是乳腺癌发生的保护性因素。

三、转基因大豆不是魔鬼

在说明转基因大豆之前,先要了解基因是什么,转基因又是什么。对大多数具有现代生物学基本知识的人们来说,基因并不神秘,它就是一段可参与调控生物学过程的DNA序列。多数时候大家所说的基因,为编码蛋白质的DNA序列。DNA本身多数时候只作为信息的载体,通过其编码的RNA和蛋白质起作用。那么,转基因大豆就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豆的基因组中嵌入原来在大豆基因组中不存在的基因。

人们为什么要通过转基因技术来改造大豆呢?人类社会开始耕种以来,始终面临各种严重挑战,尤其以产量、质量、病虫害、自然灾害为重,所以人们也一直在选育更能适合人类需求的农作物。传统育种通过自然突变或者诱导突变来寻找所需性状,或者通过杂交将某一品种中的优良性状导入常规栽培品种。不过,传统育种一方面依赖于找到带有所需优良性状的天然品种或者突变品系,比如袁隆平教授团队偶然发现的一株雄性不育野生稻是杂交水稻成功的基石,这样的优良性状的天然种系实在太过于偶然了;另一方面,通过杂交导入一个性状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通常一个常规大豆品种的培育周期可能需要十年以上,这样的育种过程实在太过于漫长了。

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一样,是为了解决农业所面临的挑战,尤其是在传统育种已经很难改善的性状。相对于常规育种,转基因技术可以极大地提升选育优良品种的速度。

乳腺癌和转基因大豆之间能够建立因果关系吗?事实上,癌症发生的因素多种多样。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生活因素,水体、空气、土壤的环境因素,以及医疗水平和老龄化等社会因素,都是影响癌症发病率的重要方面。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任何被学术界认可的摄入转基因作物导致实验动物或人类肿瘤的报道。另一方面,我国近年来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的重要因素是环境污染、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快、以及医疗检测水平的进步。这三者都会造成统计的癌症发病率上升。作为对比的是,环境污染治理良好、社会年龄结构更为稳定,医疗水平较高的美国,同时也是种植和食用转基因大豆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从转基因大豆开始推广的1996年到现在,其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并没有随着转基因食品的摄入而发生显著变化,个别癌种甚至还有下降趋势。可见,食用转基因大豆对于乳腺癌发病率并没有贡献。

本文系“吴晞”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2018 智医创工具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4871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