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期团队长论坛】第六期全科团队长高峰论坛圆满结束!

9/23/2019

小全编辑

全科之窗|ABC平台

5438

9/23/2019 12:00:00 AM

2017年全科团队长论坛-第六期

通讯稿:全科医生的签约系统使用现状与需求

由上海市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主办,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全科推动社区健康行业发展促进平台承办的第六期全科团队长高峰论坛于2017年10月29日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全科团队长的签约系统使用现状与需求”,共有来自我市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3名全科团队长参与了本次论坛。

第六次论坛活动合影


本次论坛由来自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团队长封玉琴医生担任主持人,并作为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代表,首先分享了签约系统的使用现状。之后邀请其他社区分享家庭医生签约系统使用现状和遇到的问题。本篇通讯稿带来详细报道,与未能参会的各位共同分享!(以下整理来自现场记录,小全进行重新编辑整理)

封玉琴医生:

首先很荣幸邀请到了信息科的科长周建民老师。大家有什么问题大家就随时可以发问,我们医院本身就是浦东新区的试点,希望大家在使用当中有什么问题的话能够跟我们来交流,周科也肯定会把这些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反馈到信息公司。

 封玉琴医生分享

首先,签约服务系统的建立有很多的政策的引导,09年的时候,在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当中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双向转诊以及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在15年在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指导意见当中,提到了强基层为重点完善分级诊疗的服务,适应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16年的时候在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指导意见当中,提到2020年力争将签约的服务扩大到整个人群,形成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

相信大家在这段时间肯定都在做“1+1+1”,我们医院也是在大力的做,因为争取到2020年全覆盖,都要求是要(家庭医生和社区居民)签约的。2016年在上海市的一个计生委的工作要点上,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试点范围,我们(潍坊社区)是第一批试点,目前是扩大到全市,所有的社区卫生中心都在做加强对家庭医生服务的支持和保障。我觉得还有很多事情确实没有保障好,我个人这样感觉,好像“自愿签约”做不到,居民很难自发和医生签约,有时候我们只能强迫别人和我们签约,这也是个矛盾体。对政策的理解我们认为基本原则应该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台建设为中心,以建立基于基本项目的运行新机制为核心,以家庭医生制度建设为主线,整个一条线就是围绕着家庭医生签约来做的。

在信息化这一块,社区综改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新型的运行管理监管模式,那么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综改的信息化建设,实现第一个基于家庭医生的服务方式,就是家庭医生的服务的内容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展示出来。

首先,是基于全面预算精细化的管理,在平台上可以知道我们有多好工作量,标化工作量如何去核定,家庭医生的完成情况可以在这个系统展示。其次,基于分级诊疗的服务流程,就是我们可以转诊,再次,基于内部市场化的管理机制。总目标是建立社区数据中心,整合信息资源,建立家庭医生业务平台和社区中转平台。

家庭医生业务平台,这就是我们平时用工号登录进去直接就能看得到的一个看得到的平台。那么目前家庭医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做日常的诊疗工作,签约也可以在这个上面做;健康管理也是可以在这个上面做的,很多业务进程其实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展示。

后面一个社区综合管理平台是个中转平台,就是管钱的平台,主要是管理层考核使用。平时这个平台我们基本上是不进去的,因为目前我们考核没有完全适用,还是以比较原始的方法在做绩效考核,还没有真正的去用这个中转平台来分配我们的绩效。此外这个系统在后台设置后还有很多智能提醒、签约提醒、疾病诊疗路径提醒等等。

总的来说这套系统还是挺好的,目前我们整个系统主要功能一个是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一个是分级诊疗的转诊服务,一个是费用审核,还有一个CA认证与数据安全,确保我们的信息是安全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权限。另外,我认为绩效考核与分配方面的功能还不完善。这个系统的数据上传到健康网区县平台,然后再上升上传到市级平台,中心主任会有一个iPad每天可以看到一些数据传过来,进行工作量估计,但是还没有和考核结合起来。长宁区是我们进行签约服务试点的排头兵,我们邀请两位长宁区的老师先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们的系统。

长宁区全科医生签约系统的现状

长宁区周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陈华医生:信息系统的设计还是要根据老百姓的要求和实际情况来。根据我们中心来说,以长处方作例子,我们在处方方面为什么不愿意去做两个月(的管理周期),而选择更短的周期。一个是病人安全的问题,还有我们家庭医生药比考核问题。家庭签约方面长宁已经远远走在政策要求的前面,家庭签约我们的要求是2500,我们的医院(里的全科医生)基本上(签约人数)都在两千以上。

 

陈华医生分享长宁经验

那么签约为什么超过2500而不是超过2600?或者更多呢?我们始终在说我们做签约要给病人的是什么,所以说你一味去吸引病人,我觉得这个也不是很长久的,不是大多数人需求的。这个有病的,是要优质的服务,优质的医疗,所以在这个情况下,实际上我已经在我们医院里提出了很长的时间,我也是在思考我们拿什么去给,并对服务实际就是我们服务什么,就像是大家说的家庭医生是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就是从出生到死,在这个当中出生到死亡我们怎么样去管,要分层分级管。团队管理模式我觉得很好,但是人力资源不满足,所以说我们怎么样去武装我们自己(就很重要)。

长宁区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袁志敏医生: 在签约这一块,长宁的签约是从2011年开始实行。那么现在大家刚开始签约的时候,长宁现在每个医生签约的基本上就是该签约的病人已经都签得差不多了(达到政策要求了),所以为了便于我们家庭医生要管理好,那么现在就说作为一个封顶,你们都不要超过2500,在超过了你们也管不好。

长宁区最小的居委会(的常驻居民)起码也是3000以上的人,大的居委会大概在6000人,7000人左右,那我们是小的居委会一个医生管两个,大的居委会就是一个医生管一个,那我们如果按50%(的签约率)来推的话,如果是4000人左右(的总服务人口),那你就签了2000了。但是说你不要给我签了(却不服务)。比如说举个例子,我们所有的人都签约了,但是如果你们都不来看病的话也有可能,其实对于我(居民)而言来说其实根本就没有服务到,(如果)签了都是健康人群,对他们应该说也没有服务到。

我们这个平台对于这个小孩有一个很特殊的签约,(其他地方)当然也可以签,但是签进去以后他没有办法能够统计有效,还是无效签约。长宁区是按照签约有效来付费的,这个平台和其他区域都不一样的,我们是按照签一个人给一个人的费用。

 袁志敏医生分享长宁经验

随着我们签约的人数越来越多,考核服务也会越来越严格,如果签到这个病人你没有管,没有服务到那这个费用我们是不发放的,以后医保给我们支付费用的时候一定是按照签约有效签约,也就是要求这个病人你是服务到的而且是有效的。

刚才讲到的两个系统一个家庭医生系统和一个综改系统,对于我们家庭医生而言,几乎(纵改)系统我们不进去的,除非是团队长,在考核的时候只是有一个权限数量统计,比如说你的家庭病床、病史门诊、挂的门诊号和签约人数,也就你只限于这样一个权限范围。综合平台也只有我们医务科的科长和信息人事科、院长、副院长有这样权限,对于所有的医生的工作情况他们也了解一些。

我们目前的这个家庭医生的平台就只看到这个病人签进来是不是要做慢性病管理、是不是要进行健康档案、是不是要进行随访、是不是要进行家庭病房的管理、是不是要进行高危人群检查等等,这些东西提醒我们,这是我们的家庭医生平台。除了我们管理中心的一块,对我们在座的医生而言介入的不多。绩效这块,比如签约这个系统是按照你签约的人数签约的有效率,所谓的签约有效率就是你的预约率、履约率、诊例定点率等等,(签约服务费)就是这些达到一定的基础按照百分比来给你发放的。

对于转诊,转区也好、转市也好,真正的意义上面来说转和不转对于我们在座的人来说是没有没有实际意义,我们医生就应该心里很明白,所以对我们医生而言转和不转无所谓怎么在信息系统操作,我是这么认为这个意思。而且华山医院、中山医院的号很紧张,对我们医生放的号量是很少的,中山医院一个星期给我们只有五张号,要是让病人来用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重要的还是三级医院根据签约情况开放号源)。    

   浦东新区的问题与反馈

浦东新区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团队长的反馈:

第一个问题是健康评估(签约服务)和原先健康档案的兼容问题:新的政策出来之后,信息要转换系统,等于从零开始。这个我们就是面对面一个是一个的签,那就是最新的资料,我们浦东新区的我签了1954个,需要重新评估。我们每个月的5号要交上个月的签约评估单,在弄这个评估单的过程当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评估,签约的时候可以及时评估,就看你的工作量(是否能有空实施)了,可以让你助手给你做评估也可以,但是现在评估结果和原来的健康档案是不关联的,我们评估这个东西应该在健康档案基础更新以后在健康档案里应该体现出来,而现在等于几个系统乱七八糟了。

第二个问题系统的窗口弹出问题,我们看病的时候患者满足的路径太多,要调出来太多窗口。比如高血压患者,看门诊要弹出来几个窗口,一个是首诊、一个是复测、一个是随访,那么每个病人都跳,没有一个不跳的,而且这个反复跳,很容易漏访。

第三个问题就是延伸处方的问题,很多人还是需要延伸处方的,至少这边的病人还是需要的,但是存在什么问题就是延伸处方延期推送,他去上级医院已经看了N多次毛病了,开了N多次药了,但是卡读进去以后不显示上级医院就诊的信息。

 

现场讨论环节

第四个问题关于转诊的程序,浦东新区的系统是要办转诊业务,直接刷卡不行,直接手工输入身份证也不行,必须回到健康管理页面把那个身份证复制过来才可以这个可以。还有就是转诊以后跟上级医院对接应该在系统平台上有个反馈。还有签约医生不匹配,跟目前的“1+1+1”签约的医生是不匹配的,这也可能是我们医院自己存在的问题。

此外,家庭医生是健康的守门人还要是费用的守门人,这一点提得很高,那么我如果签的都是患者,这些患者都是要发生费用的,将来怎么控费这是我最困惑的问题,现在我签了1900多人了,那我觉得是我自己挖坑自己往里跳为什么呢?另外就是原来高血压糖尿病是公卫去随访的,现在我们都干了这些活人家干嘛呢?

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科的反馈:

主要的问题还是各级医疗机构的数据联通的问题。医生处方是很复杂的,联通有很大的困难。比如说,如果是刚签约的病人,那当天是不能开延伸处方的。再比方说患者是到仁济医院看病的,那么他的处方的话是当天晚上医院里面推送到平台上面去,然后由平台里面在推送到签约的(社区)医院里去,就是说至少要经过两个晚上,因为它这个脚本传输的时候是每天晚上自动传输的,所以至少要三天的时间。第二个问题就是说很多医院里面没有办法推送库存的医疗资源,综合医院有很多空缺的床位,他们没有推送到平台上去,这是重要的问题,我们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作为公司的管理方也毫无办法,因为数据是他们(医院)的。上级都没有办法。

 

潍坊社区信息科周建民科长耐心听取团队长反馈

本次讨论现场热烈,全科团队长和信息中心的老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签约服务的大背景下,全科医生的信息系统作为重要的管理工具,还有许多问题尚待优化解决,我们也相信随着家庭医生服务的不断深化,这些信息工具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功能,为群体全科医生服务。

整理编纂:全科推动社区健康 小全

(整理时间:2017-11-07)

版权所有 ©2018 智医创工具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48712号-4

* 您的姓名:
职务:
公司名称:
联系邮箱:
*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