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0日下午,“学习非遗技艺,助力伤科传承”黄浦区中医骨伤康复联盟拜师仪式,在黄浦区外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顺利举行,外滩社区楚氏伤科第五代传人张玥琦拜得国家级非遗传承、石氏伤科第五代代表性传人吴军豪为师。

(拜师现场)
黄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发展科科长李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医务科科长桂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中医骨伤科主任吴军豪,外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郭瑾等到场见证。
楚氏伤科起源于清朝末期的无锡前洲,有近两百年历史,是世代相承的民间传统医药,并在2007年就已被评为上海市黄浦区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楚氏伤科的三指按摩法、夹板固定法、外用黑药膏以及内服、外洗中药方剂自成一体、独具特色、疗效显著,真正体现了中医简、便、验、廉、效,赢得广大病患的认同和追崇。
九院黄浦分院石氏伤科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五代人的积累、总结和漫长的医疗实践,验证了其独到的疗效和诊疗特色。在治疗颈椎病、骨质疏松症、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和各类急、慢性损伤等疑难骨伤疾病方面疗效颇著。
会议伊始,郭瑾主任在欢迎致辞中表示,黄浦区伤科康复联盟是由九院黄浦分院中医骨伤科(石氏伤科)牵头成立的首个区级中医专科联盟,我们将以拜师结对作为起点,期待后续在学科发展、人才队伍建设、质控管理、科研带教、科室内部管理、非遗保护等方面开展更多更紧密的合作,不断提升中医伤科服务能力,让优质中医伤科服务“触手可及”。
石氏伤科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中医骨伤科吴军豪主任,也对黄浦区中医骨伤康复联盟的实践与发展表达了期许。作为上海市第一个纯中医的骨伤联盟,他提出石氏伤科将通过专家临床指导、科研协作、人才培养、定期学术交流等方式协助联盟内的七家社区,不断提升社区多发性、慢性骨伤疾病的诊疗规范和水平,并打造石氏伤科骨伤经典项目,为辖区内中老年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吴军豪主任致辞完毕,拜师仪式正式开始。仪式遵循古礼进行,庄严而肃穆。仪式开始,吴主任受邀登台入座,楚氏伤科第五代传人张玥琦当众宣读拜师帖,并登台向吴主任敬茶、献花。
现场,吴主任十分严肃地向新弟子进行了“训话”,他强调石氏伤科的收徒流程十分严格,通常从入门到拜师需要十年乃至更久的时间,张玥琦作为黄浦区卫健委与联盟遴选出的优秀学生,定要珍惜机会,在门派内认真学习伤科技术,不负联盟与社区的提点与栽培。仪式的举行逐渐将现场气氛推至高潮。


桂璟科长在寄语中表示,师承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传承方式,其意义不仅在于传授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还在于传递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人文精神,正所谓“传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希望我们能够充分利用好黄浦区伤科康复联盟的平台优势,从而提升科教研水平、发扬流派特色,踏踏实实把这项惠及民生的实事和好事做精做细。
拜师仪式的最后,李婷科长对石氏伤科与楚氏伤科强强联手,共同发展黄浦骨伤品牌表示了祝贺。她强调,黄浦区作为“海派中医”的发源地,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是当下工作的重点,通过整合区内伤科资源,人员、技术等服务,建立健全人员、技术、资源等要素梯度传递和双向流动机制,帮助完善社区中医药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在治未病、医疗、康复等方面的服务能力,促进基层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为健康黄浦建设做出更大贡献。